河南不只有“麻花村” 还有“皮筋村”“西瓜镇”……
(相关资料图)
河南有很多像麻花庄村这样的产业村。在河南沁阳市紫陵镇范村,不起眼的皮筋,成了当地致富的大产业,一年卖出将近6亿元。
大河报·豫视频记者了解到,在范村,做皮筋的统称为“头饰人”。1978年,范村第一代头饰人出现,距今已有45年。2019年范村建设了头饰品产业园,园区内用机械化生产替代了传统手工搓皮筋,部分企业还使用了自动化数控机器生产小皮筋,产量逐年增加。
如今放眼望去,不仅范村,整个紫陵镇已摇身一变,成为全国最大的皮筋头饰加工基地。全镇从事皮筋头饰加工生产的专业户多达200余家,常年在浙江义乌等全国各大批发市场从事头饰销售生意的村民多达160余家2500余人,年产量达2.8万余吨,年产值超12亿元。小小的皮筋产业,还带动了周边乡镇及济源市、温县、孟州市等县市10万余人就业增收。
在河南的另一个乡镇——商丘市夏邑县北岭镇,也凭借发展西瓜种植这个特色产业,让当地村民走上了致富路。据了解,全镇种植西瓜28000多亩,200亩以上的西瓜种植园有11个。
乘着西瓜种植的东风,夏邑县北岭镇还入选了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名单,这也是该镇被评为“河南省省级农业产业强镇”、河南省种植业“三品一标”基地后,又获得的一项国家级殊荣。
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,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,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,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。随着“土特产”的潜力不断被挖掘,以前羞于拿出手的“土产”“特产”,在今天已经变成了“抢手货”,像“麻花村”、“皮筋村”、“西瓜镇”这样因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而激活乡村振兴“一江春水”的县乡村,在河南也不断涌现。
更多河南“土特产”金字招牌,正在走出中原,走向全国各地,走入更多寻常百姓家。